[筆記] 國際貿易 英文縮寫
DAT即 deliverd at terminal
終點站交貨條件(加填目的港或目的地的指定終點站)
DAP即deliverd at place
目的地交貨條件(加填指定目的地)
此兩種國貿條款非常的類似,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到達交貨地點時的差異
DAT: 賣方將貨物送達指定地後, 卸貨後交予買方
DAP: 賣方將貨物送達指定地後, 未卸貨即交予買方
例如,
當條件為DAT時,如指定交貨地點為某外國某車站或是港口,即賣家將貨物送達此車站或港口後,需要由賣家負責卸貨,然後交予買方
當條件為DAP時,如指定交貨地點為某外國車站或是港口,即賣家將貨物送達此車站或是港口後,不需負責卸貨即可將貨物交予買方
國際貿易>外貿常見英文縮略詞
http://www.china-customs.com/big5/customs/data/2005/7590.htm
三種貿易術語(FOB、CNF、CIF)簡介和區別
一、 基本概念
貿易術語(TRADE TERMS)又稱貿易條件,價格術語(PRICE TERMS),它是一個
簡短的概念(SHORTHAND expression),它確定了買賣雙方相關費用、風險及責任的劃分
,以及買賣雙方在交貨和接貨過程中應盡的義務,是貿易中價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 有關貿易術語的主要國際慣例
主要慣例有三種
A.1932年華沙牛津規則(WARSAW-OXFORD RULES 1932,簡稱W.O.RULES 1932)
B.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S 1941)
C.國際商會制定的《2000年通則》英文爲INCOTERMS 2000,(ICC PUBLICATION
NO.560)
國際商會簡稱ICC是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三個單詞第一個字母大寫.
INCOTERMS來源於INTERNATIONAL COMMERICAL TERMS三個單詞合併而成。
三、 當前國際貿易中廣泛採用的貿易術語慣例
① 是國際商會制定的《INCOTERMS 1990》或《INCOTERMS 2000》
② 國際商會于1919年成立,會員分佈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具有重要影響的
世界性民間商業組織,它是聯合國的一個高級諮詢機構,設立的目的是在經濟和法律領域
裏,以有效的行動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
③ 中國於1994年11月獲得國際商會成員國地位。
④ 《INCOTERMS 1990/2000在世界上已得到廣泛的承認,廣泛運用于國際貿易合同及
L/C中。
四、 FOB 貿易術語
1、 定義:FOB是FREE ON BOARD三個單詞第一個字母的大寫,中文意思爲裝運港船上
交貨,指定具體裝運港名。
2、 適用運輸方式:海運和內河運輸。
3、 關鍵點:風險劃分點,交貨點,費用劃分點均在裝運港買方指定的輪船舷(實際
操作中爲裝到船艙內)。
4、 賣方的主要義務
A、 負責在合同規定的日期或期限內,在指定裝運港將符合合同的貨物按港口慣常方
式交至買方指定的船上,並給予買方充分的裝船通知。
B、 負責取得出口許可證或其他核准證書(商檢證,原産地證等)辦理貨物出口手續
(報關、出口訂倉等)。
C、 負擔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爲止的一切費用和風險(實際爲到船艙內爲止)。
D、 負責提供商業發票和證明貨物已交至船上的通常單據(已裝船海運提單)。
5、 買方的主要義務
A、 負責按合同規定支付貨物價款。
B、 負責訂艙或租船、支付運費(海運費),並給予賣方關於船名,裝船地點和要求
交貨時間的充分通知,(實際業務中買方告知賣方其在裝運港的貨運代理,並要求賣方向
其訂船,海運費爲到付,由買方支付,通常買方支付的海運費較賣方自己訂船要便宜
10-20%)。
C、 自負風險和費用取得進口許可證(配額在進口國同樣由買方向國內行政機構申領
)或其他核准證書,並辦理貨物進口以及必要時,經由另一國過境運輸的一切海關手續。
D、 負擔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後的一切費用和風險(實際爲裝運港船艙內以後的)
E、 收取賣方按合同規定交付的貨物,接受與合同相符的單據。
6、 實際業務中的注意點
A、 貿易合同中注明啓運港:啓運港應爲海港或河港(南通、重慶港等爲內河港)
B、 貿易中要求賣方提供清潔已裝船提單,風險和費用的轉移點即爲裝運港指定的船
艙內。
C、 船貨銜接應在貿易合同中明確規定,空艙費,滯期費以及倉儲保險等額外費用由
誰支付。
D、 裝運港的裝貨費由誰承擔,即THC費用由誰支付,抵達港則是國際貿易原則爲誰付
海運費誰支付THC費用。
E、 和美國客戶以及其他美洲客戶訂貿易合同時注意客戶在確定價格條款中選用《
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正本》這個貿易慣例還是國際上通行的INCOTERMS 1990/2000
這個慣例。因爲同一個FOB術語兩個慣例的解釋不同,雙方風險、費用、責任和義務都有
很大區別。
F、 和客戶協商爭取其只能指定船公司或船代公司,爭取貨代由我方按排,目的港貨
代也應由我方貨代指定,這樣可以大大減輕貿易風險
五、 CIF 貿易術語
1、 定義:CIF是COST,INSURANCE,AND FREIGHT(…..NAMED PROT OF
DESTINATION)三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大寫組成,中文意思爲成本加保險費加運費。(指
定目的港),指當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時,(實際爲裝運船艙內),賣方即完成交貨。
貨物自裝運港到目的港的運費保險費等由賣方支付,但貨物裝船後發生的損壞及滅失的風
險由買方承擔。
2、 適用運輸方式:海運和內河運輸,貿易國(貨物最終運抵的海港或河港)。
3、 關鍵點:風險點、交貨點在啓運港船上,費用劃分點至目的港港口船上。
4、 賣方的主要義務
A、 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在裝運港將符合合同的貨物交至運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
並給予買方裝船通知。
B、 負責辦理貨物出口手續,取得出口許可證或其他核准證書(原産地、商檢證書等
)
C、 負責租船或訂艙並支付到目的港的海運費。
D、 負責辦理貨物運輸保險,支付保險費。
E、 負責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爲止的一切費用和風險。
F、 負責提供商業發票,保險單和貨物已裝船提單等。
5、 買方的主要義務
A、 按合同規定支付價款。
B、 負責辦理進口手續取得進口許可證或其他核准書。
C、 負擔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後的一切費用和風險。
D、 收取賣方按合同規定交付的貨物,接受與合同相符的單據。
6、 實際業務中的注意點
A、 概念上的誤區:CIF和FOB,術語中交貨點及風險點都是在裝運港的船上,賣方在
裝運港將貨物安全地裝到船上即完成賣方義務,裝運後貨物可能發生的風險,賣方不再承
擔責任。賣方將保險單、提單等交由買方,風險索賠等就由買方去辦理。
B、 訂艙配載:CIF條件下賣方自主訂船,選擇船公司貨代,自付運費,碼頭費等,
一般不接受買方指定的貨代/船公司等,實際業務中客戶會選擇國外服務較好的馬士基、
APL等知名船運公司,一般在和買方確認好運費,船期後也可以接受,但一般不可以由買
方指定的貨代出運。
C、 賣方在裝運港辦理保險,一般在訂立合同時具體規定保險金額,保險險別和適用
保險條款,以及保險責任的起訖期限,選擇協會或中國保險條款,保險單銀行交單時要背
書轉讓給買方。
D、 卸貨費用:碼頭作業費等,CIF中一般用PORT TO PORT即港至港條款,啓運港的
費用由賣方承擔,目的港的費用則由買方承擔,
E、 裝船通知以及貨物的中轉、到港日期等。
1、 賣方在裝運港將貨物裝船後,取得海運提單並將主要貨運單據給銀行或自行交由
買方,承保保險取得保險單支付海運費以及裝運港雜費後即完成全部交貨義務。
2、 賣方在裝船後給買方充分的已裝船通知。
3、 賣方無保證貨物必然到達以及確保何時到達目的港的責任。
4、 賣方無貨物裝船後的損害、受潮、滅失等承擔責任。
5、 若賣方提交單據時,貨物已經損壞或滅失,買方仍須憑單付款,買方可憑提單向
船公司/船代,憑保險單,向保險公司要求損壞賠償而不可以向賣方提出索賠。
6、 實際業務中買方以貨物在中轉港,未按時中轉、掉箱,貨物在途中兩次或三次中
轉延誤到港日期影響其成衣/成品交貨索賠誤工費、空運費等是不合理的,如何避免應在
訂立貿易合同時就注明賣方無裝船後保證貨物何時到達目的港以及無法保證何日中轉的義
務。
六、 CFR/CNF 貿易術語
1、 定義:CFR/CNF 是COST AND FREIGHT三個單詞的其中一個字母組合而成,中文意
思爲成本加運費,指定目的港,指當貨物在指定裝運港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賣
方支付將貨物運至目的港所必需的海運費,交貨後的滅失和損壞的風險自交貨時已轉移至
買方。
2、 適用運輸方式:海運及內河運輸(至貿易國的目的港,海港,河港均可以)。
3、 關鍵點:交貨點、風險點在裝運港船上,費用劃分點,海運費付至目的港船上,
保險由買方辦理並支付。
4、 CFR/CNF和CIF買賣雙方義務的區別
CFR/CNF合同中賣方不負責辦理保險,不支付保險費,不提供保險單據,海上貨物運
輸保險由買方自行辦理。
其他義務和CIF是相同的。
5、 實際義務中的注意點
A、 風險點的轉移:風險點爲賣方在裝運港將貨物裝到船艙內,風險點即轉移到買方
,國此買方必須在此之前向保險公司辦妥保險,因此實際業務中賣方應于裝運前和國外買
方就如何發裝船通知以及何時發裝運通知,商定辦法,貿易合同中也應注明裝船通知的發
送內容,方式,發送時間等。
B、 港雜費,裝運港的港雜費,THC費用由賣方承擔,目的港的港雜費,提貨費等由
買方承擔。
C、 其他注意點同CIF注意點一樣。
七、 FOB/CIF/CFR的共同點
1、 三種價格術語都適用於海運和內河運輸(如中國長江河運,美國五大湖地區
河運)其承運人一般只限于船公司。
2、 三種價格術語交貨點均爲裝運港船舷(實際爲船艙內)風險點均以在裝運港越過
船舷時(實際爲船艙內)從賣方轉移至買方。
3、 費用點:賣方均承擔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爲止的一切費用。
4、 提單:賣方均需向買方提交已裝船清潔提單。
5、 裝船通知:裝運前後賣方均應及時向買方發出裝船通知。
6、 風險點:賣方在裝運港將貨物裝船後的風險即轉移到買方。
7、 目的港的進口清關,費用等均由買方負責辦理;裝運港的裝船,陸運,出口報關
,辦理許可證等均由賣方辦理。
8、 賣方都有在裝運港安排訂艙、配船的義務。
八、 FOB和 CIF價格術語的不同點
1、 價格術語後港口性質不一樣,FOB後的港口指賣方所在國的海港或河港,而CIF
後的港口指買方所在國的海港或河港,CIF 價格術語後目的港後應注明港口所屬國別,如
維多利亞港,在香港有,英國有,巴西有,必須加注國別來區分。
2、 費用構成不一樣,報價不一樣。FOB價格是考慮貨物從原料購進、生産直到出口
報關貨物裝到買方指定船艙同的一切費用和利潤爲止,而CIF則是在FOB價格的基礎上再加
上海運費和保險費。
3、 THC碼頭作業費的支付物件不同。按照誰支付海運費誰支付THC費用的原則,FOB
價格條款中THC費用應由買方承擔,CIF中THC應由賣方承擔,現行國內THC標準爲20‘櫃
370元,大櫃40’爲560元,THC費用應在貿易合同中明確注明由誰支付。
4、 保險費支付、辦理不同:FOB、 CNF 保險由買方辦理,賣方應于裝船前通知買方
;CIF 保險由賣方辦理並支付保險費,賣方按合同條款,保險條款辦理保險並將保險單交
給買方。
5、 價格術語國際慣例不同,FOB 價格在美國慣例和國際商會的1990及2000年通則慣
例,CIF大多數爲國際商會的1990年/2000年慣例,訂立貿易合同或客戶開出信用證中注意
加以區別。
6、 空運貨物:FOB 賣方只承擔貨物上飛機之前的所有費用空運費,空運目的港費用
由買方承擔。
CIF 賣方除承擔FOB空運費用外還需按買方要求承擔空運費以及對貨物空運投保保險
。
空運貨物自裝運港交付後貨物所有權即轉移至買方。
7、 租船訂船不同:FOB價格由買方指定船公司/船代公司甚至貨代公司安排船運,買
方能否及時租船訂艙,會影響賣方的及時交貨以及銀行交單等。
CIF價格則由賣方自主選擇船公司或貨代公司。
8、 裝船通知告知買方時間不同:FOB價格和CNF在裝船前告知買方,裝船內容、裝船
細節以便買方有充足的時間辦理貨物海上保險而CIF是由賣方投保可在裝船後幾天內告知
買方裝船通知。
9、 裝運後跟蹤服務不同:FOB價格術語由於是客戶指定船代/貨代,其二程三程中轉
一般由買方負責辦理,而CIF價格術語,爲給賣方提供更好的服務一般由賣方及時聯繫貨
代船代將中轉情況,目的港代理資料,何時到港等資料告知買方。(但CIF 價格中賣方並
無此規定義務,一般實際操作中買方會有此要求)
10、不可抗力風險不同:索賠難度不同
在實際出口業務中若貨物已裝船,在裝運港或運輸途中遭受不可抗力自然災害或意外
事故,而賣方提交的單據與L/C規定有“不符點”遭到開徵行拒付貨款情況下FOB、CNF和
CIF所承擔的風險不同。
在CIF術語上是賣方辦理保險,在啓運港投保,在客戶拒付退單的情況下,賣方可憑
保單向當地保險公司索賠。
在FOB和CNF情況下是買方辦理保險,保單在買方手裏,保險公司又大多在國外,賣方
難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尤其是FOB術語上,賣方要找買方指定租船訂艙的船公司/船代理及
時準確取證就更難。
在當前實際出口業務中客戶指定貨代/船公司的FOB術語業務相對較

終點站交貨條件(加填目的港或目的地的指定終點站)
DAP即deliverd at place
目的地交貨條件(加填指定目的地)
此兩種國貿條款非常的類似,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到達交貨地點時的差異
DAT: 賣方將貨物送達指定地後, 卸貨後交予買方
DAP: 賣方將貨物送達指定地後, 未卸貨即交予買方
例如,
當條件為DAT時,如指定交貨地點為某外國某車站或是港口,即賣家將貨物送達此車站或港口後,需要由賣家負責卸貨,然後交予買方
當條件為DAP時,如指定交貨地點為某外國車站或是港口,即賣家將貨物送達此車站或是港口後,不需負責卸貨即可將貨物交予買方
國際貿易>外貿常見英文縮略詞
http://www.china-customs.com/big5/customs/data/2005/7590.htm
三種貿易術語(FOB、CNF、CIF)簡介和區別
一、 基本概念
貿易術語(TRADE TERMS)又稱貿易條件,價格術語(PRICE TERMS),它是一個
簡短的概念(SHORTHAND ex
,以及買賣雙方在交貨和接貨過程中應盡的義務,是貿易中價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 有關貿易術語的主要國際慣例
主要慣例有三種
A.1932年華沙牛津規則(WARSAW-OXFORD RULES 1932,簡稱W.O.RULES 1932)
B.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S 1941)
C.國際商會制定的《2000年通則》英文爲INCOTERMS 2000,(ICC PUBLICATION
NO.560)
國際商會簡稱ICC是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三個單詞第一個字母大寫.
INCOTERMS來源於INTERNATIONAL COMMERICAL TERMS三個單詞合併而成。
三、 當前國際貿易中廣泛採用的貿易術語慣例
① 是國際商會制定的《INCOTERMS 1990》或《INCOTERMS 2000》
② 國際商會于1919年成立,會員分佈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具有重要影響的
世界性民間商業組織,它是聯合國的一個高級諮詢機構,設立的目的是在經濟和法律領域
裏,以有效的行動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
③ 中國於1994年11月獲得國際商會成員國地位。
④ 《INCOTERMS 1990/2000在世界上已得到廣泛的承認,廣泛運用于國際貿易合同及
L/C中。
四、 FOB 貿易術語
1、 定義:FOB是FREE ON BOARD三個單詞第一個字母的大寫,中文意思爲裝運港船上
交貨,指定具體裝運港名。
2、 適用運輸方式:海運和內河運輸。
3、 關鍵點:風險劃分點,交貨點,費用劃分點均在裝運港買方指定的輪船舷(實際
操作中爲裝到船艙內)。
4、 賣方的主要義務
A、 負責在合同規定的日期或期限內,在指定裝運港將符合合同的貨物按港口慣常方
式交至買方指定的船上,並給予買方充分的裝船通知。
B、 負責取得出口許可證或其他核准證書(商檢證,原産地證等)辦理貨物出口手續
(報關、出口訂倉等)。
C、 負擔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爲止的一切費用和風險(實際爲到船艙內爲止)。
D、 負責提供商業發票和證明貨物已交至船上的通常單據(已裝船海運提單)。
5、 買方的主要義務
A、 負責按合同規定支付貨物價款。
B、 負責訂艙或租船、支付運費(海運費),並給予賣方關於船名,裝船地點和要求
交貨時間的充分通知,(實際業務中買方告知賣方其在裝運港的貨運代理,並要求賣方向
其訂船,海運費爲到付,由買方支付,通常買方支付的海運費較賣方自己訂船要便宜
10-20%)。
C、 自負風險和費用取得進口許可證(配額在進口國同樣由買方向國內行政機構申領
)或其他核准證書,並辦理貨物進口以及必要時,經由另一國過境運輸的一切海關手續。
D、 負擔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後的一切費用和風險(實際爲裝運港船艙內以後的)
E、 收取賣方按合同規定交付的貨物,接受與合同相符的單據。
6、 實際業務中的注意點
A、 貿易合同中注明啓運港:啓運港應爲海港或河港(南通、重慶港等爲內河港)
B、 貿易中要求賣方提供清潔已裝船提單,風險和費用的轉移點即爲裝運港指定的船
艙內。
C、 船貨銜接應在貿易合同中明確規定,空艙費,滯期費以及倉儲保險等額外費用由
誰支付。
D、 裝運港的裝貨費由誰承擔,即THC費用由誰支付,抵達港則是國際貿易原則爲誰付
海運費誰支付THC費用。
E、 和美國客戶以及其他美洲客戶訂貿易合同時注意客戶在確定價格條款中選用《
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正本》這個貿易慣例還是國際上通行的INCOTERMS 1990/2000
這個慣例。因爲同一個FOB術語兩個慣例的解釋不同,雙方風險、費用、責任和義務都有
很大區別。
F、 和客戶協商爭取其只能指定船公司或船代公司,爭取貨代由我方按排,目的港貨
代也應由我方貨代指定,這樣可以大大減輕貿易風險
五、 CIF 貿易術語
1、 定義:CIF是COST,INSURANCE,AND FREIGHT(…..NAMED PROT OF
DESTINATION)三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大寫組成,中文意思爲成本加保險費加運費。(指
定目的港),指當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時,(實際爲裝運船艙內),賣方即完成交貨。
貨物自裝運港到目的港的運費保險費等由賣方支付,但貨物裝船後發生的損壞及滅失的風
險由買方承擔。
2、 適用運輸方式:海運和內河運輸,貿易國(貨物最終運抵的海港或河港)。
3、 關鍵點:風險點、交貨點在啓運港船上,費用劃分點至目的港港口船上。
4、 賣方的主要義務
A、 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在裝運港將符合合同的貨物交至運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
並給予買方裝船通知。
B、 負責辦理貨物出口手續,取得出口許可證或其他核准證書(原産地、商檢證書等
)
C、 負責租船或訂艙並支付到目的港的海運費。
D、 負責辦理貨物運輸保險,支付保險費。
E、 負責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爲止的一切費用和風險。
F、 負責提供商業發票,保險單和貨物已裝船提單等。
5、 買方的主要義務
A、 按合同規定支付價款。
B、 負責辦理進口手續取得進口許可證或其他核准書。
C、 負擔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後的一切費用和風險。
D、 收取賣方按合同規定交付的貨物,接受與合同相符的單據。
6、 實際業務中的注意點
A、 概念上的誤區:CIF和FOB,術語中交貨點及風險點都是在裝運港的船上,賣方在
裝運港將貨物安全地裝到船上即完成賣方義務,裝運後貨物可能發生的風險,賣方不再承
擔責任。賣方將保險單、提單等交由買方,風險索賠等就由買方去辦理。
B、 訂艙配載:CIF條件下賣方自主訂船,選擇船公司貨代,自付運費,碼頭費等,
一般不接受買方指定的貨代/船公司等,實際業務中客戶會選擇國外服務較好的馬士基、
APL等知名船運公司,一般在和買方確認好運費,船期後也可以接受,但一般不可以由買
方指定的貨代出運。
C、 賣方在裝運港辦理保險,一般在訂立合同時具體規定保險金額,保險險別和適用
保險條款,以及保險責任的起訖期限,選擇協會或中國保險條款,保險單銀行交單時要背
書轉讓給買方。
D、 卸貨費用:碼頭作業費等,CIF中一般用PORT TO PORT即港至港條款,啓運港的
費用由賣方承擔,目的港的費用則由買方承擔,
E、 裝船通知以及貨物的中轉、到港日期等。
1、 賣方在裝運港將貨物裝船後,取得海運提單並將主要貨運單據給銀行或自行交由
買方,承保保險取得保險單支付海運費以及裝運港雜費後即完成全部交貨義務。
2、 賣方在裝船後給買方充分的已裝船通知。
3、 賣方無保證貨物必然到達以及確保何時到達目的港的責任。
4、 賣方無貨物裝船後的損害、受潮、滅失等承擔責任。
5、 若賣方提交單據時,貨物已經損壞或滅失,買方仍須憑單付款,買方可憑提單向
船公司/船代,憑保險單,向保險公司要求損壞賠償而不可以向賣方提出索賠。
6、 實際業務中買方以貨物在中轉港,未按時中轉、掉箱,貨物在途中兩次或三次中
轉延誤到港日期影響其成衣/成品交貨索賠誤工費、空運費等是不合理的,如何避免應在
訂立貿易合同時就注明賣方無裝船後保證貨物何時到達目的港以及無法保證何日中轉的義
務。
六、 CFR/CNF 貿易術語
1、 定義:CFR/CNF 是COST AND FREIGHT三個單詞的其中一個字母組合而成,中文意
思爲成本加運費,指定目的港,指當貨物在指定裝運港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賣
方支付將貨物運至目的港所必需的海運費,交貨後的滅失和損壞的風險自交貨時已轉移至
買方。
2、 適用運輸方式:海運及內河運輸(至貿易國的目的港,海港,河港均可以)。
3、 關鍵點:交貨點、風險點在裝運港船上,費用劃分點,海運費付至目的港船上,
保險由買方辦理並支付。
4、 CFR/CNF和CIF買賣雙方義務的區別
CFR/CNF合同中賣方不負責辦理保險,不支付保險費,不提供保險單據,海上貨物運
輸保險由買方自行辦理。
其他義務和CIF是相同的。
5、 實際義務中的注意點
A、 風險點的轉移:風險點爲賣方在裝運港將貨物裝到船艙內,風險點即轉移到買方
,國此買方必須在此之前向保險公司辦妥保險,因此實際業務中賣方應于裝運前和國外買
方就如何發裝船通知以及何時發裝運通知,商定辦法,貿易合同中也應注明裝船通知的發
送內容,方式,發送時間等。
B、 港雜費,裝運港的港雜費,THC費用由賣方承擔,目的港的港雜費,提貨費等由
買方承擔。
C、 其他注意點同CIF注意點一樣。
七、 FOB/CIF/CFR的共同點
1、 三種價格術語都適用於海運和內河運輸(如中國長江河運,美國五大湖地區
河運)其承運人一般只限于船公司。
2、 三種價格術語交貨點均爲裝運港船舷(實際爲船艙內)風險點均以在裝運港越過
船舷時(實際爲船艙內)從賣方轉移至買方。
3、 費用點:賣方均承擔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爲止的一切費用。
4、 提單:賣方均需向買方提交已裝船清潔提單。
5、 裝船通知:裝運前後賣方均應及時向買方發出裝船通知。
6、 風險點:賣方在裝運港將貨物裝船後的風險即轉移到買方。
7、 目的港的進口清關,費用等均由買方負責辦理;裝運港的裝船,陸運,出口報關
,辦理許可證等均由賣方辦理。
8、 賣方都有在裝運港安排訂艙、配船的義務。
八、 FOB和 CIF價格術語的不同點
1、 價格術語後港口性質不一樣,FOB後的港口指賣方所在國的海港或河港,而CIF
後的港口指買方所在國的海港或河港,CIF 價格術語後目的港後應注明港口所屬國別,如
維多利亞港,在香港有,英國有,巴西有,必須加注國別來區分。
2、 費用構成不一樣,報價不一樣。FOB價格是考慮貨物從原料購進、生産直到出口
報關貨物裝到買方指定船艙同的一切費用和利潤爲止,而CIF則是在FOB價格的基礎上再加
上海運費和保險費。
3、 THC碼頭作業費的支付物件不同。按照誰支付海運費誰支付THC費用的原則,FOB
價格條款中THC費用應由買方承擔,CIF中THC應由賣方承擔,現行國內THC標準爲20‘櫃
370元,大櫃40’爲560元,THC費用應在貿易合同中明確注明由誰支付。
4、 保險費支付、辦理不同:FOB、 CNF 保險由買方辦理,賣方應于裝船前通知買方
;CIF 保險由賣方辦理並支付保險費,賣方按合同條款,保險條款辦理保險並將保險單交
給買方。
5、 價格術語國際慣例不同,FOB 價格在美國慣例和國際商會的1990及2000年通則慣
例,CIF大多數爲國際商會的1990年/2000年慣例,訂立貿易合同或客戶開出信用證中注意
加以區別。
6、 空運貨物:FOB 賣方只承擔貨物上飛機之前的所有費用空運費,空運目的港費用
由買方承擔。
CIF 賣方除承擔FOB空運費用外還需按買方要求承擔空運費以及對貨物空運投保保險
。
空運貨物自裝運港交付後貨物所有權即轉移至買方。
7、 租船訂船不同:FOB價格由買方指定船公司/船代公司甚至貨代公司安排船運,買
方能否及時租船訂艙,會影響賣方的及時交貨以及銀行交單等。
CIF價格則由賣方自主選擇船公司或貨代公司。
8、 裝船通知告知買方時間不同:FOB價格和CNF在裝船前告知買方,裝船內容、裝船
細節以便買方有充足的時間辦理貨物海上保險而CIF是由賣方投保可在裝船後幾天內告知
買方裝船通知。
9、 裝運後跟蹤服務不同:FOB價格術語由於是客戶指定船代/貨代,其二程三程中轉
一般由買方負責辦理,而CIF價格術語,爲給賣方提供更好的服務一般由賣方及時聯繫貨
代船代將中轉情況,目的港代理資料,何時到港等資料告知買方。(但CIF 價格中賣方並
無此規定義務,一般實際操作中買方會有此要求)
10、不可抗力風險不同:索賠難度不同
在實際出口業務中若貨物已裝船,在裝運港或運輸途中遭受不可抗力自然災害或意外
事故,而賣方提交的單據與L/C規定有“不符點”遭到開徵行拒付貨款情況下FOB、CNF和
CIF所承擔的風險不同。
在CIF術語上是賣方辦理保險,在啓運港投保,在客戶拒付退單的情況下,賣方可憑
保單向當地保險公司索賠。
在FOB和CNF情況下是買方辦理保險,保單在買方手裏,保險公司又大多在國外,賣方
難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尤其是FOB術語上,賣方要找買方指定租船訂艙的船公司/船代理及
時準確取證就更難。
在當前實際出口業務中客戶指定貨代/船公司的FOB術語業務相對較

[筆記] 國際貿易 英文縮寫
文章分類(標籤雲)
拉麵
(54)
食記
(40)
澳洲打工渡假
(39)
敗家日誌
(27)
美食
(27)
遊記
(22)
WorkAndTravel
(20)
美國打工
(20)
GRD
(19)
GRD3
(18)
開箱文
(18)
GR LiFe
(15)
GXR
(14)
攝影
(14)
A12 50MM
(13)
A12 28MM
(12)
PhotoLiFe
(11)
Burger
(10)
GRD4
(10)
5D2
(9)
大兵日記
(9)
Tasmania
(8)
員林小吃
(8)
心情
(8)
2011環島
(7)
550D
(7)
GR Digital3
(7)
北海道摩托車公路旅行
(7)
GR Digital
(6)
攝影器材試玩
(6)
2010 環半島
(5)
308
(5)
iPhone4
(5)
一個人的旅行
(5)
玩物日誌
(5)
GF1
(4)
R6
(4)
拍照
(4)
賽車
(4)
高美濕地
(4)
35F2
(3)
60D
(3)
GT5
(3)
XZ-1
(3)
合歡山
(3)
日本
(3)
電影
(3)
21mm
(2)
5D3
(2)
G1X
(2)
civic
(2)
個人筆記
(2)
其他
(2)
回顧文
(2)
抱怨
(2)
日月潭
(2)
機車
(2)
珠海賽道
(2)
生活隨記
(2)
閒話亂講
(2)
2012機車環島
(1)
24-105L
(1)
40D
(1)
A7II
(1)
Canon 15-85mm
(1)
ERC
(1)
G1XII
(1)
GR
(1)
HYOD
(1)
MacbookPro
(1)
MotoGP
(1)
Others
(1)
R1
(1)
S100
(1)
Software
(1)
TLR雙眼相機
(1)
iPad2
(1)
不好的食記
(1)
別沉迷網路遊戲
(1)
大人の科学
(1)
婚禮
(1)
影片
(1)
懷舊
(1)
我不喜歡的
(1)
手機比較
(1)
收藏
(1)
新社花海
(1)
日劇
(1)
日本環島
(1)
淡水漁人碼頭
(1)
留言板
(1)
節慶
(1)
精誠高中
(1)
紐西蘭打工
(1)
聚會
(1)